找到相关内容314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僧兵研究

    世俗的方式补充。  有些负面的压力也使僧人留在了寺院。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,假如一个僧人准备离开寺院,适合他的机会实在有限 。假如能回家,他也许无法得到与他的其他非僧人兄弟同样的权利。假如他不能回家,他又...

    梅·高尔斯坦 撰文 黄维忠 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270523.html
  • 周伯戡:佛教初传流布中国考

    军队会从他的西方进攻,因而部署军队在西方,这样匈奴入侵中国北方的压力便会降低。此外,汉朝因控制此区迫使中亚的国家与汉朝为友,而不支持匈奴。(注18)   经过不断与匈奴争夺此地,并和当地较强的城邦如...

    周伯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4070539.html
  • 韩愈论佛骨表的缘起及其内容分析(2)

      .  崇奉二氏者,公卿大夫尚属下位,韩愈寓意在上位的君主带头佞佛道也就不言而喻了。因此,虽以韩愈在文学界的宗师地位,也自觉压力颇大,难与时迕,〈重答张籍书〉中指出“今夫二氏行乎中土也,盖六百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42570616.html
  • 关于《大学》“身”“心”问题之哲学省察

    ”。所以“大学”就是要让我们的生命能够充实而有光辉之学也。但就   这个“大”本身来讲,有一个庄严感而形成一个压力,这还不够。“大”要能“化”,这   叫做“圣”。“圣”之能“化”,如春风化雨一般。...

    林安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3170725.html
  • 晚清变法思想中的汉学与佛学(上)

    合法化的权力意志所管理的「事」与华严宗的「理」合而为一,变成了新儒家政治意理的「天理」。这样的天理观念以佛教学理从属于权力意志为前提,提供了暴力压力的意理依据。儒家是把「天子」设定为整个天下,也就是...

    杨际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0470761.html
  • 晚清变法思想中的汉学与佛学(下)

    日本的冲击则又是对西方冲击的间接回应。明王朝难于承受着双重压力走向了崩溃。这是晚明遗老深有体验的地方。  在中国,问题的解决要从个人的精神领域里剔除名教意理着手,也就是人生问题。这要等到晚清江南反礼教...内压力是针对中国专制皇权的,这一冲击带来了秦汉礼法的解纽。   90 参见 Herbert Fingarette《孔子──即凡而圣》,南京:江苏人民出版社,2002,页46。   91 参见王泛森《...

    杨际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0570762.html
  • 救国、宗教抑哲学?──梁启超早年的佛学观及其转折(1891--1912)

    和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建议地方当局以寺庙地产,做为国家乏力兴学的补充;以及日本净土真宗东西本院两寺的「国家佛教」争夺「在华下寺」作为宣教势力的多重压力下,汲汲难以自保。寺院自身恐怕无力担任梁启超所希望的...

    王俊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5970836.html
  • 《三言》故事中佛教死亡思惟探索超越因果轮回后的涅盘世界

    可能性。他的心里上虽有不满的情感,但这样的不满升华为消除宿债的意愿,所以愿意承受巨大的压力。若他顽强地否认与新荷奸宿的事情,可能会解除严重的现实负担,但新荷却会被严格处罚。他以因缘轮回的观点来看,明白若...

    金明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570852.html
  • 《维摩诘经.入不二法门品》论析--以水平诠释架构为论述依据

    苦恼,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各种副作用之状态。简言之,“二法”是相对世界或轮回烦恼世界的描述。而理想世界本品称为“不二”,它代表和谐、安宁、自在、放松、无挂碍、无压力、无冲动、无趋迫感、稳定不动、光明、喜乐...

    许宗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471151.html
  • 试论在西夏的藏传佛教僧人及其地位、作用

    易吸引好佛的西夏民众。党项人民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颠沛流离和无尽的战乱,“他们希望有一种宗教能够及时地解除心灵的苦难,舒缓精神的压力。西夏社会的这种特征导致了西夏佛教一个显著特点,那就是极强的实践性、和...

    孙昌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971181.html